Lumos Alpha 投资组合2025年第三季度回顾与展望
- Zhilin Zhang

- Oct 8
- 4 min read
2025年第三季度结束。Lumos Alpha管理的三个投资组合分别取得如下收益:
量化投资组合 I类:第三季度收益16.0%,2025年前三个季度收益33.8%
量化投资组合 II类:第三季度收益23.8%,2025年前三个季度收益50.6%
旗舰投资组合:第三季度收益7.3%,2025年前三个季度收益15.7%
以上收益均为现金账户收益。若客户采用的是融资账户,收益则更高一点。同期标普500指数基金第三季度收益8.1%,2025年前三个季度收益14.7%。
下面分别对这三个投资组合进一步回顾并展望。
量化投资组合 I类
该投资组合适用于退休账户(IRA, Roth, 401(k), etc.),和普通中产家庭的投资账户。
这个投资组合由Lumos Alpha开发的一套AI算法所驱动,专注于捕捉波动率高的股票或ETF的短线交易机会。在过去的5年中(2020年-2024年),该投资组合的复合年化回报率为40.3%。在2025年整个第三季度,该算法主要进行了3-4笔交易,盈利16.0%;在2025年前三个季度,本投资组合共盈利33.8%。若客户委托账户为融资账户,则还有另外一套辅助算法使用20%-30%左右的融资资金进行算法交易,所获盈利进一步提高。

对于选择这个投资组合策略的客户,需要承受15%左右的回撤风险。同时,也需要理解,本投资组合所使用的算法,并不能保证客户的投资在每个月都是正收益。比如在今年第一个季度,本投资组合连续2个月都是负收益。
本投资组合所采用的AI算法虽是短线交易算法,但交易频率不高。此外该算法是纯做多(long-only)算法。Lumos Alpha 目前正在开发另外几套AI算法,用于准确辨识更加高频的,可做多也可做空的交易机会。研发进程已经在最后验证阶段,预计将在第四季度开始作为新的辅助算法用于本投资组合中。一旦采用,则可预期将进一步提高正收益的月份数。
在这些正在开发的算法中,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套算法采纳了最新的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技术。我们的算法研究员甚至将前期的资料调研结果写成了一篇论文投稿到人工智能国际会议上。
量化投资组合 II类
这个投资组合所采用的AI算法与前者类似,关键的区别在于所交易的股票池与前者不一样,专注于波动率更高的股票或ETF,所以本组合的波动率更高一些。在过去的5年里(2020年-2024年),它的复合年化回报率为60.1%。在2025年第三季度,盈利23.8%;在2025年前三个季度,共盈利50.6%。

旗舰投资组合
这个投资组合主要是为高收入家庭的投资账户所设计,通过结合长期投资策略,风险控制,和我们特别的loss-harvest策略,在起到大幅增值的同时,还能极大减少资本利得税。它的具体介绍请见:Flagship Portfolio

在9月份,这个投资组合的80%资金用于长期投资的股票,20%资金配置给量化投资组合I类。整个投资组合第三季度收益7.3%,2025年前三个季度收益15.7%。值得一提的是,截止9月底,这个投资组合还未产生任何资本利得税。
第三季度里,长期投资的头寸绝大部分都没有变动。只是卖掉了一只中国的金融科技股票,用所得资金买入$ASML和$PLTR。这新买入的两只股票在第三季度均获得了30%以上的收益。
买入ASML是因为买入时因市场对其的误判导致它的估值相当低。我们的估值模型显示当时它的估值相对于其内在价值低估了25%左右。
买入PLTR是因为我们的成长股估值模型认为它当时的价格处在一个合理价位,且在军工和AI方面的护城河较强且独特,并且考虑到欧洲和中东战争连绵不断并持续升级,以及美国的介入,对PLTR是一个宏观上的利好。
第四季度展望
如前所述,我们正在为量化投资组合 I 类与 II 类开发新的辅助交易算法。该算法具备适度更高的交易频率,可做多亦可做空,目标是在提升收益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回撤。鉴于当前市场处于牛市末期、未来不排除出现类似 2000 年或 2008 年的系统性风险,量化投资组合 I 类与 II 类有望更好地帮助客户回避大级别风险、巩固既有收益。对于未来新增客户,我们将默认采用量化投资组合 I 类(客户亦可申请使用量化投资组合 II 类)。
采用 Lumos Alpha 旗舰投资组合的客户多为高净值高收入人群,个人所得税税负较高(不完全统计显示多数税率在 40% 以上)。基于税务与长期配置考量,立即将全部资产切换至量化策略并非最优。我们计划以“逐步调仓”的方式推进:预计在第四季度,将旗舰投资组合中的长期持仓降至约 65%–70%,并将 30%–35% 的资金配置至量化投资组合 I 类。在潜在的市场大幅波动中,这一 30%–35% 的配置可用于更灵活的对冲与保护。

Comments